第三篇陈嘉庚

陈家强是福建省东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去南阳做生意发财了。

他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建的。但他一生却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1951年,陈嘉庚定居集美后,就立即主持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扩建工作。一天,陈毅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阵汽车喇叭声后,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住。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着这幢小楼,它和集美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而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口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口积少成多口用来兴办学校口多出人才口振兴祖国口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口

今天,当你走近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在文中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而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多出人才、振兴祖国。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

解题思路:某人说一般后面是冒号,引号。这几句有三个层次:我多层存钱也就是为国家多层钱也就是陈毅看到情景的原因。第二个层次表示陈嘉庚存钱的原因想为国培养人才振兴祖国。第三层,抒发情感表达这就是陈嘉庚一生的心愿。

2.将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1)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

(2)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

(3)1951年,陈嘉庚定居集美后,就立即主持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扩建工作。

解题思路:心中颇有感触,是个形容心理活动的词语。感触可以换成触动。陈设是指家

里的各种家具、设施。陈有展示有意思,可以换成“摆设”。而“规划”是提前计划或是筹备,可以换成“筹划”。

3.本文先写陈嘉庚热衷于祖国文化教育事业,一生创办、赞助了许多学校,却过得极其简朴的生活;接着通过陈毅拜访陈嘉庚,从住着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和陈嘉庚家里陈设极其简单两个方面表现了陈嘉庚,听了他的一番心声,我们得知:他勤俭节约是为了为国家多存钱,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

解题思路:这种题型属于文脉梳理,文中陈嘉庚虽然已经成为富翁,热心文化教育事业,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却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文中通过陈毅拜访陈嘉庚说出他一生的愿望。捋清了这条线就读懂了全文。

4.陈佳庚的生活极其简朴,表现在:住房年久失修;办公、休息同室;办公一个倒扣破瓷碗上用自制烛台;两张沙发,一张已无法翻修,另一张是新修的。

5.读文中画“ ”的句子,想一想,此时陈毅心里会想些什么?根据文章的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当时当时陈毅的心理活动,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

解题思路:陈毅作为国家领导人拜访热心于祖国文化事业去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看全文有两个触动。一是陈毅看到陈嘉庚住房和办公的条件极其简朴的触动,第二个触动就是陈嘉庚的崇高愿望。将这条思路展开来陈述。

陈嘉庚同志,今天过来主要是想看望一下你。作为优秀华侨的领袖和代表一直热衷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看了你的住房和办公条件如此简朴让我很有感触,特别是你说到为祖国多存每一分钱,积少成多,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是你一生的心愿这种高尚情操令我感动和佩服。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全国有越来越多想你这样的有志之士热心投入建设祖国建设的浪潮里来,实现你“多出人才、振兴国家”宏伟蓝图。

6.从短文来看,你觉得陈嘉庚老先生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多选)

A.一心为国的爱国情怀 B.谦虚好学的工作态度

C.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D.生活简朴,把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的思想

解题思路:文章第一段写热心祖国文化教育事业,所以A对。一般情况下国家领导人去拜访一个人,一定是有国家情怀。文章写到陈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所以D也是对的。B和C文章未曾涉及。所以本题选A和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