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全国3次高考综合改革试点8个省相继公布了“新高考”的最新改革方案。

而此轮公布改革方案的省份,全面采用了“3+1+2”新高考模式。

新的“3+1+2”模式,与传统的“文理”模式区别在哪?又将给现在的初高中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一些专家解读。

一、 新高考方案适用对象——2018年秋季入学新生

本次改革对象,涉及共8个省市(河北省、辽宁省、江苏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重庆市),面向对象为2018年秋季及以后入学的新生。这也意味着,这些省市现在高一的同学,将作为本次高考改革试点首批实验的“小白鼠”,奔向三年后的高考战场;而现在已经高二、高三的同学,将不受本次政策影响。

二、 改革新模式:“文理”成过去,“3+1+2”成为主流

新高考改革的风向下,取消“文理分科”已成大势所趋。新的高考模式,将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新的“3+1+2”模式中,“3”即全国统一高考必考的语文、数学、英语三门科目,简称统考必考科目;而“1+2”是在三门统考科目的基础上,通过“1+2”的方式自选3门选考科目——其中“1”是要求考生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门;“2”是要求考生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门。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省目前采取的方针,是“3+3”的高考模式。在6门选考科目中,考生可以任选3门,最终计入高考成绩。

三、 不再仅看卷面成绩,选考科目部分为等级赋分

最新发布的8省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总分,包括江苏省在内,均确定为750分。统考科目的语、数、外三门各150分,共45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而选考科目中的“1”将以占分100分的形式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分,“2”将以占分200的形式以等级赋分的方式计入高考总分。山东的“3+3”模式,则是其中300分,都是等级赋分。

“等级赋分”简单来说,就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再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排名,将变成确定“选考”科目成绩的关键因素。

此次高考改革的“3+1+2”模式成为主流,其实也隐隐在传达出,各大高校在选拔人才时对于“物理、历史”这两门学科的重视。一名复旦教授曾表示: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因此,将这两个科目作为首选科目,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所以我们的考生在中学里,千万不要偏科这两门,中学这两门学科成绩优秀的同学,就可赶紧偷着乐吧!

对于此次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出炉,你有什么看法和评论,欢迎在下方留言和小编互动哦!

这里是@来川学习方法,点击关注,每天免费分享大量高效学习视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