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抱有希望,乡村振兴更是如此。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于乡村教育的振兴。但是乡村教育的振兴是不到一天的功劳,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地方政府重视、家庭学校合作。要找准农村教育的难点,发挥战斗力和持续力,为振兴农村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

高质量乡村师资队伍建设,是乡村教育振兴的突破口。教师是教育的核心要素。从根本上解决好乡村教师问题,对乡村教育的振兴、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具有重大意义。

健全待遇保障机制,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乡村教师队伍。针对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偏低、社会认可度不高、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内容繁杂、晋级晋升困难、生活质量和水平不高等问题,首要任务是想方设法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

一方面要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可根据地区实际情况,通过政策调控提高乡村教师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助,按照“越是偏远、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原则,在国家统一工资待遇之外,对在不同类别乡镇工作的教师增发不同标准的人才津贴,改善其经济状况;另一方面要完善荣誉及评聘制度。加大对乡村教师的表彰力度,使他们安心乡村、乐于从教;增加乡村教师职称评定机会,在评定标准上给予适度倾斜。同时,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

提供高层次发展平台,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是乡村教育振兴的着力点,乡村教育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由乡村教师专业能力决定。精准观照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针对不同需求选取适当途径和方式,促进乡村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专业能力及自我发展愿景不断提升,是推进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土选拔,定向培养。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每年选拔一批家庭困难、学业优秀、有志从事乡村教育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到师范院校就读,免费培养、定向服务。精准培训,定期进修。加大“国培”“省培”等向乡村教师的倾斜力度,同时加强区域教师进修学校(院)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优化培训资源,提升区域教师培训质量;着力改进教师培训方式,除送培下乡、网络研修等常规方式外,建立乡村教师定期进修制度,进修期间的生活补贴和学习资料购置由专项经费划拨,鼓励乡村教师积极主动进行专业进修。轮岗交流,共同学习。建立城乡优质师资“双向交流”制度,实现城乡师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同时,建构乡村教师发展共同体,为乡村教师搭建资源共享、互帮互助、相互鼓励的发展平台。

构建教育信息化平台,是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支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还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对教育活动各环节的精准管理。以信息化手段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区域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是关键也是难点,需要创新建设模式,探索可行方案。

构建区域数字化资源平台,为乡村教师提供丰富且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解决乡村教师获取优质教学资源、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源困难的问题,实现资源共享;消除因信息和资源不对称而产生的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构建区域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管理者、教研部门及教育行政部门等教育主体汇聚起来,有利于根据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状况,提供更加精准、有针对性的信息化管理服务,为后续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打开局面。

构建区域智能化教研平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区域内同学段各学校录播教室连成一体,实现校际教学联通,教师通过观摩各校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通过不断积累数据,支持区域层面对教师整体发展情况的评估,制定培训决策;校级层面利用数据分析比较,寻找差距,弥补不足;教师可追踪个人发展轨迹,精进教学能力等。

完善全方位贫困资助体系,是乡村教育振兴的有力保障。乡村教育振兴的标准之一是让所有孩子都接受良好的教育,“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是乡村教育的基本目标。为此,国家已建立了覆盖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完整资助体系,为满足贫困学生基本就学需求提供了保障。但从教育的根本目标来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资助的更高要求。所以,深化并拓展资助内涵,建立系统性、延续性的资助体系,促进资助工作由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化,长效发挥资助政策扶贫脱贫功能,使贫困学生不仅在经济上获得基本的支持,更在思想上、能力上、发展空间上获得高质量的扶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

《中国教师报》2020年10月28日第15版

作者:谢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