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年母亲节,对母亲来说,涌上心头的总是股暖流。母爱是世界上最不希望得到回报的爱。

古往今来,在文学作品中歌颂母爱的诗词文章数也数不清。无论是孟郊的那句有名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还是李商隐的“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都是从不同角度来歌颂母亲的。史铁生、老舍、冰心、贾平凹、莫言他们都曾撰文回忆自己的母亲,这些文章温馨感人,我们一起读读,感受母爱的伟大吧。

史铁生笔下的母亲

史铁生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但是很不幸的是,他在青春年少最狂妄的年龄,残疾了双腿。对于他来说刚开始那时光暗无天日,他整天想的就是一件事情“活不下去了”,整天在家门口的地坛公园一坐就是一整天。是他的母亲,默默地陪他走过了最困难的时光。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一文里,讲述了他和母亲的故事,散发出浓郁的情感,鲜活动人。“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面对残疾儿子,母亲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摔打东西时,母亲就躲出去。她躲到我看不见的地方去听动静,等到摔打声没有了,她才回来,红着眼圈说,‘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我狂怒地说,‘我不去!’‘可活什么劲!’母亲这时哭了,说:‘咱们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这时母亲已经患了严重的肝病,后来妹妹说,母亲当时已因肝痛,整夜整夜地不能睡觉。就在那一天,说好第二天去北海公园,母亲高兴地走出去;但是也就没有再能回来。她忽然发病,大口大口地吐血,去医院,死了。”

这篇文章中,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读罢令人掩卷良久,催人泪下。

老舍笔下的母亲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老舍笔下的母亲,形象非常感人,她勤劳诚实、坚强善良、热情好客、乐于助人、伟大无私。

老舍很小的时候,父亲死了,母亲撑起整个家,抚养子女,生活很艰难。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老舍写道:“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她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母亲却无怨言,只说命当如此。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偷偷地考入师范学校,母亲四处借贷,含泪把我送出门去。除夕请假回家,母亲笑了,听说还要回去,愣了。走时,母亲递给我一些花生说,走吧,小子。”

老舍在谈到他母亲的时候,曾经满怀深情地回忆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冰心笔下的母亲

冰心把母亲看作是自己生命的情思,心灵的故乡。她的膝上和怀里,是孩子避风的港湾。在《繁星》《春水》《我的故乡》中,我们都能看到她母亲圣母般的身影,都能听到她对崇高母爱深情而热烈的讴歌。

在《我的母亲》一文中,“母亲希望我早点成亲,毕竟三个弟弟都娶了媳妇,老大的‘我’还是孤零零地过着流浪的生活。她在担心孩子们家庭的同时,总不忘教导孩子们,也不忘做家务去关心身边的人。她不但是我的母亲,而且是我的知友。她有现代的头脑,公平地接受现代的一切。她热烈地爱着家,以为一个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

字里行间,一种无私奉献的母性形象熠熠生辉,令人感觉幸福绵长。

贾平凹笔下的母亲

贾平凹以前写作很拼命,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不知道心疼自己身体,结果写出一身毛病。母亲的一句话,让他改变了这种写作习惯。他回忆说:我妈在牵挂着我,她并不以为她已经死了,我更是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地朝右边扭过头去。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么。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是房间里什么也没有,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莫言笔下的母亲

莫言曾讲过他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有一次,他跟随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其他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但莫言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了。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打了她一个耳光,没收了他们捡到的麦穗。当时,母亲被打倒在地,她那种沮丧无助的表情让莫言刻骨铭心。多年后,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莫言相逢,莫言想冲上去找他报仇,却被母亲一把拉住,母亲平静地对他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对于母亲的坚强,莫言在散文《母亲》中有一段叙述:

父亲被诬陷,家中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村子中几个女人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自杀,我总是担心母亲也会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有一次下工回来没有发现母亲,我急得大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面走进来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种庄严的承诺,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担忧,也体现了母亲绝不会因生活的苦难而撒手的坚韧品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校对 徐珩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