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样才能把一件事写具体呢?你的语文老师一般会这样告诉你,你要加入一些细节描写啊,比如环境描写,比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等等。你的语文老师说得对吗?对的,但很多时候好像不解决问题。为什么呢?

这是用方法替代了实际事件发展的逻辑,就好像你用一些答题的技巧和套话去做阅读题,却忽视了阅读应该基于整体理解。因此,很难得高分,简单说就是本末倒置了。

我们举一个例子,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的一个段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这一个段落只是写了“母亲”进来(约定去北海看菊花),然后“出去”,却能让我们深受感动,其中表达的奥秘在哪里呢?

作者将“母亲”进来出去的这一行为,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细细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只不过作者用的是文字。慢镜头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和真切地感受人物的表现和事件的推进。我们可以称为“慢镜头切分”。

母亲从“进来”到“出去”,作者作了哪些切分呢?我们来看一看,这一段落的写作,母亲是中心人物,作者作了以下的切分。

慢镜头切分

母亲进来先是央求,见“我”答应后是高兴,然后憧憬、敏感,最后出去。写作时,我们眼前展现的应该是清晰的人物言行的逐渐推进,而不是那些描写方法。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深思熟虑的是左边这一栏,而不是右边这一栏。两者的顺序切不可调换。

你还可以尝试着对课文中的一些事件进行切分练习(如杨绛《老王》中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的段落),然后再对自己的写作作这样的训练,你很快可以掌握这个小秘诀。

来,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