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的话《白银帝国》是我的第六本真本,出版的书对我来说绝不是生意。

所以,读到陌生人的书评尤其感动。每本书也有自己的命运,这篇书评来自微博网友,《徐瑾经济人》获得授权刊出。

《白银帝国》读后感

微博网友 @pkuwd

#书评#理解货币政策必须要理解货币制度,而货币制度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安排一直在演进之中。脱离了具体的历史情境,就难以理解货币制度为什么那样构建。最近几年一直感觉经济史欠课太多,从补课的需求出发,@徐瑾微博的新书《白银帝国》来的正是时候。

(北宋交子,《白银帝国》彩色插图)

与其说全书讲述了中国如何建立了白银本位,不如说全书讲述了作为全球领先发行纸币的国家,宋、元、明直至国民政府推行纸币是如何失败的。并不是中国政府选择了白银,而是在天子威权与市场力量的抗衡中,市场占据了上风,银本位的确立不过是信用货币破产后,对民间广泛用银无可奈何的追认。

银作为一种商品货币虽有抑制滥发的功用,但增长和流失均不受控,白银的涌入和流出形成了被动的货币扩张和紧缩,在缺乏财政弹性的政治体制下引发危机甚至王朝更迭。1930,s大萧条初期由于白银相对黄金贬值,银本位的中国获得类似本币贬值的出口优势。但好景不长,到1934年罗斯福签署《白银收购法案》,白银价格急升引发中国通缩及白银外流。中国经济就这样因为白银与全球紧密联系,罗斯福拯救美国经济的政策击溃了中国的银本位体系。

(民国银行家张公权)

回顾历史,信用货币的推行在王朝初期都还平稳得力,起到过有益的推动作用。但王权独大缺乏约束,货币发行实际上是财政的附庸。一遇到紧急的战事,就无法抑制印钞的冲动,战争失败往往也意味着货币体系的崩溃,也不可避免的带来王朝的更迭。

中国历史上几次推行纸币可以说均直接亡于战争,但英美历史上也是货币发行附庸于财政,战争期间货币发行则被动扩大,通胀也迅速攀升但却没有亡国。表观上看,大概是由于它们赢得了战争。本质上看,战争是社会动员能力的比拼。缺乏边界约束和契约精神的集权政府,其实并没有能力建立起信用货币赖以生存的长期信用体制,其社会动员能力不足,失去战争也就不可避免。太平时期尚可勉强维持,遭遇对财政形成严峻挑战的战事,信用货币体系崩溃就不可避免了。

这是一本很有诚意的书,作者很规范的把史实与数据估计和判断区分开,每一个解读历史的观点都给出来源,整整齐齐的列出十七页的参考书籍和文献,读者可以延展阅读和开放讨论。有必要澄清的是,这并不是《货币战争》那种打着经济学旗号的阴谋论小说,不论是对历史还是对货币体系感兴趣的读者,大概都会觉得有所裨益的。

《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

作者:徐瑾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3月

其他《白银帝国》书评

推荐语

从本书提供的视角看去,熟悉的历史世界呈现出自己的侧影。东西并列,轮廓分明,清晰而有神。好看。——吴思 著名历史学家、《潜规则》作者

在这部《白银帝国》中,青年经济学人徐瑾以她优美的文笔、翔实的史料、宽广的视野,在中外历史的对比中讲述了中国千年货币史,发人深思,促人警醒。

——韦森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

徐瑾以她的《印钞者》和《白银帝国》,将史学家冷僻的工作加以大众化书写,为货币经济历史的疆域创造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朱嘉明 著名经济学家、台湾大学客座教授

《白银帝国》抓住白银在中国作为货币的既普遍又特殊的现象,生动地勾画出中国千年经济史的演变路径,内容不仅涉及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更深入国家政治、财政、金融制度等领域,也对中西大分流这样的重大议题有精彩的讨论。此书面向大众,将小说、戏剧里隐含的信息与严肃的学术著作巧妙融合,给读者呈现出一幅丰富形象的传统中国经济史图景。

——马德斌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史学者

徐瑾女史视野独特,文笔了得,以白银斑驳游离之脉络梳理了中国货币史,纲举目张,甚为聪明。检点千年以来从金属货币到朝廷,再到体制的威权与利益变迁,可以从中体验人性与观念的冲突。好的逻辑,才会有好的故事。

——王巍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近年我的主要著作:

新著《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2017年3月)

《有时》文艺随笔(2016)

《印钞者:中央银行如何制造与救赎金融危机》(2016)

《凯恩斯的中国聚会》(2015)

《中国经济怎么了》(2013)

《危机与转型——对话思想者》(2009)

徐瑾经济人

经济与人文的路口

宏观|货币|阅读

公众号: econhomo

微博: 徐瑾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