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

集中指导中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关注“领取”千元资料免费领取。

关心

2018年各地高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分析,一线名师分析命题规则和趋势,通过满分范文再现考场作文的评分标准,为2019年高考作文提供有效建议。

『一堂作文课』会持续推送各地2018高考作文真题及范文解析,有需要的小伙伴要持续关注并记得转发分享哦!

上海卷

1

高考真题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70分)

2

评分细则

一、议论类文体

1.一类卷(63~70分)。能准确理解材料,角度恰当,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2.二类卷(52~62分)。理解材料基本准确,角度较恰当,立意较深刻,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3.三类卷(39~51分)。尚能理解材料,角度尚恰当,立意一般,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4.四类卷(21~38分)。偏离材料,角度或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5.五类卷(0~20分)。①脱离题意;②文理不通;③全文不足400字。

二、记叙类文体

1.一类卷(63~70分)。紧扣题意,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有回味,结构严谨,情节丰富生动,描写生动形象,语言畅达,有文采。

2.二类卷(52~62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寓意集中,结构完整,情节具体,叙述生动,语言通顺。

3.三类卷(39~51分)。基本符合题意,感情尚真实,有一定寓意,情节结构基本完整,叙述清楚,语言基本通顺。

4.四类卷(21~38分)。虽然基本符合题意,但写人记事却与话题游离,情节不自然,内容单薄空洞,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

5.五类卷(0~20分)。符合下列一项者:

(1)脱离题意,内容单薄空洞但完整成文的。

(2)全文不足500字的。

注意:

未写题目扣2分;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

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3

名师解读

命题解码

2018年上海卷作文题目延续了社会现象述评的命题形式,直面社会现实,着意引导考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己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关注自我心灵世界的成长。试题提供了一种真实的“社会现象”与“普世心态”——“被需要心态”。它让每一个考生都可以基于自己的生活感悟展开思考,甚至可以从“需要”与“被需要”的角度展开思辨;还要富有思辨性地去考虑“被”“怎样的需要(正面的、负面的)”,并充分思考这一现象存在的多重原因,进而判断这一现象存在的价值意义。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可能独立存在。因此,“被需要”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层次,富有立体的构思空间;在多角度考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更引领考生去关注“被他人”“被社会”所“需要”的人文情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种基于“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积极展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引导学生培育关注社会现实的人文情怀。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审题误区

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属于不预设思想倾向的现象述评。

这样的作文题给予考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引导考生基于思辨和逻辑展开论证,最终归结和形成自身的价值判断。

考生可以正面肯定“被需要”,以确证自我价值——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生活在自己与他人相互“需要”与“被需要”的联结中;也可以基于当下怒刷存在感的现象质疑“被需要”的焦虑心态,强调自我价值实现来自内在的力量与信念;抑或是兼顾两方面,提出这个时代我们真正的“需要”,即在人的圆满自处与幸福世界的建造中彰显自我的价值。

要写好这篇作文并不是很容易,需要做以下思考。

“被需要”是有价值要体现的心理状态。考生可以从自身的“需要”和“被需要”写起,如从现实来看,可以写需要父母的关爱,但又可以成为父母的精神支柱;从未来来看,需要社会的帮助,又将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所以,可写的范围还是非常广的。

同时,我们要看到这个作文题的精心之处就是将关注点落实到每个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当前整个时代发展的特点,即每个个体的获得感,有很浓的人文关怀色彩。

深思文题,有两点值得追问:一是“渴望被他人需要”并不等于“关注他人需要”,后者的焦点在他人,前者的焦点仍在自身,特别当“被人需要”的意义建立在“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之上时,那么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是否真的如同表面上的那样看似是对他人需要的一种关注?

二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句话将“这种心态”回归到人对自我价值的探索。既然是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肯定,那么“他人的需要”是否真的可以成为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渴望“被他人需要”固然是种境界,但切不可“唯我”或者“唯他”。所以,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给我们留下了思辨的空间,既很温和,也很深刻。

(命题解读:谭荣生)

4

满分范文

在“被需要”中成长

上海一考生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样“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钱学森被中国航天事业需要时,毅然选择离美归国;川航机长面临保证机上全体人员的生命安全的需要时,头脑冷静地紧急迫降……可以说,无论是“两弹一星之父”还是见义勇为的英雄人物,他们体现的是被需要时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值得我们传颂学习。其实在日常活动中,这种心态也常常伴随我们的言行举止。

以一部分自称为“佛系青年”的“90后”为例,他们不争名利的生活态度被一位北大教授称为“空心病”现象,分析背后原因不难发现是他们“仅关注自身的需要”。而如今小至让座,大至募捐等问题常引发社会议论和炒作,也不啻于是人们对于“被需要”心态的呼吁。这让我想起《笑面人》的主角格温普兰,在经历一系列脱离原来生活的戏剧性变故后,他意识到自己离开了“被需要”的群体,最后为找到自己的归属和承担自己的责任而投海自尽。所以当个人的心智成长为成熟的自我取向时,为“体现自我价值”而产生的“被需要”心态便自然形成了。

此外,人们身边的环境氛围、社会变革也会对此产生影响。据《礼记》记载,夏朝前为大同之世,天下为公;夏朝后为小康之世,天下为家。在饥荒横行的年代,人们只顾解决温饱问题而无暇顾及他人需要。随着社会稳定繁荣,和谐自治的风气便会让人关注到身边的弱势群体,产生“被需要”的悲悯心态。

同时,这种心态也有助于明晰自身的长短之处。微软公司曾以Windows系统坐稳世界电脑操作系统的头把交椅,然而谷歌的安卓系统和苹果的IOS系统让它发现自己在移动市场中不再广泛“被需要”。2014年,微软公司开始全方位改革产品、管理和文化,尤其在云服务方面奋起直追,最终化解了这场险些因“不需要”而引发的危机,昂首回归高科技领域的第一阵营。我们能从中看到“需要”具有时效性和变化性,清醒明确的自我定位对“被需要”心态的完善十分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想,体察身边“需要”的群体时,关注自身的实际能力是前提,然后以合理的方式让“被需要”的群体或个人感到体面且有尊严,方能形成良性的需求关系。这需要我们努力提升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以达到“被需要”的高度,掌握“被需要”的能力。

我们都应在“被需要”中成长。

5

阅卷现场

文章贴近生活,立意深刻,层层递进。从心态、社会分析入手,谈“被需要”对成长的意义,明确方法,提出呼吁,一气呵成。内容分数可得29分。

考生语言精练、准确,有说服力。“努力提升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以达到‘被需要’的高度,掌握‘被需要’的能力。”这样的语句,显示了考生的自信和睿智,更易于说服别人。表达分数可得29分。

文章富有思辨性。“体察身边‘需要’的群体时,关注自身的实际能力是前提,然后以合理的方式让‘被需要’的群体或个人感到体面且有尊严,方能形成良性的需求关系。”这样的思想,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发展分数可得9分。

(点评教师:谭荣生)

以上内容来源华语教学出版社

品牌图书

《2018高考满分作文特辑》

图书详情&购买方式

请扫描图中二维码

品牌图书29.80

华语教学出版社

扫码购买

-END-

"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