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准备考试】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分析51

1、阅读以下资料,根据需要写作。

有人说:“生活不需要死板的计划,因为这样就缺少无法估计的刺激与意外之喜。”

《礼记·中庸》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①,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注】①跆,jiá,绊倒。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指出,有人认为“生活不需要死板的计划”,如果按照死板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推进人生,那么人生就缺少了惊险的刺激和意外的惊喜,变得索然无味。材料第二段则指出,凡事都要有准备,讲话前有所准备就能言之有据,不然就会理屈词穷站不住脚;做事前有所准备就能水到渠成,不然就会陷入困境;行动前有所准备就能及时化解风险,不然就会追悔莫及。从以上分析可知,两则材料体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人生是否需要提前规划。从第一段来看,人生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不确定性,生活总是在不经意之间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或刺激;而死板的计划既无法适应人生的不确定性,也无法培养我们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更束缚了我们的手脚,少了许多探索和创造的乐趣。从第二段来看,做任何事情,预先有规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稳扎稳打,最终取得成功,反之则会一事无成。两段话的观点相左,考生可以认可其中一种观点,也可以运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还可以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从“体验和思考”“看法”等词语可知,文体主要是议论文。考生可以谈人生不需要提前计划;也可以运用层进式的结构,从个人、国家、民族三个方面谈凡事都要有规划;还可以从辩证的角度,谈凡事需要适度的计划,以便有的放矢,少走弯路,但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要灵活变通,修正计划,让我们的人生朝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写这类意见相左或相对的材料作文,考生一定要注意,认可什么否定什么,观点必须明确,切忌含混不清。

参考立意:

1.规划人生,行稳致远。

2.人生因规划而臻于圆满。

3.人生多元,精彩无限。

4.人生多彩,且行且规划。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同时是一等一的教子高手,他在给孩子的家书中曾言:“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郎国任是国际著名钢琴大师郎朗的父亲,他在《我和郎朗30年》中讲述了郎朗如何从一个普通孩子迅速成长的故事,书中提到成功的秘诀之一是:“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再快一些。”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第一段介绍的是梁启超在教育孩子时所谈的观点,他认为学习不能太求猛进,应该慢一些,注重消化吸收。第二段介绍的是郎国任在教育郎朗时,让孩子成长再快一些。两位父亲在教育孩子时,观点明显不同,一个认为要慢些,一个认为要快些。

两位父亲的教育观点是相对的,但是这两个观点又都有道理。梁启超认为学习要慢,就是说,在学习的时候不能贪多贪快,要注重“慢火炖”,做到消化吸收,这样才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而郎国任的观点则是认为让孩子成长再快些,不要错过时机,更不能放慢脚步。

在写作时,可以认同梁启超的育人观点,也可以认同郎国任的育人观点,当然,也可以两种观点结合起来,当慢则慢,当快则快。

在写作时,可以由联想古今中外的一些例子。比现实中“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孔子的“因材施教”,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遵循天性成长及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的“教育,就是等待花开的过程”的观点等等。思考可以涉及早与晚、快与慢、量变与质变等等。

参考立意:

1.何须求快,静待花开。

2.教育求早贪量,如同拔苗助长。

3.培养孩子直须早,莫待无花空烦恼。

4.培养孩子是否尽早,适合最好。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舞者化身“洛神”,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或刚劲有力,或娉婷袅娜,以婆娑舞姿重现《洛神赋》。6月12日晚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开场舞《洛神水赋》(原名《祈》)美出天际,红出圈外,惊艳全网。

据介绍,水下跳舞要带2到10公斤的配重,水下拍摄50秒到1分钟才换一次气还要保持水中的舞姿优美流畅,一分半钟的视频拍摄了3次共花费了26个小时……这是《祈》背后的匠心。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对美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此次写作的中心话题是“美”。作文材料由两自然段组成:

第一自然段谈的是“美是什么”。《祈》的灵感来自敦煌飞天,舞姿重现了曹植《洛神赋》,承载了古典浪漫元素,发扬了传统优秀文化。洛神绝美灵动的气质借助水下舞蹈的形式,通过美轮美奂的舞姿、精美绝伦的光影得以充分表现。《祈》融入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使传统的美焕发着新的生机。美是古典与现代、传承与发展结合的产物。

第二自然段谈的是“美是如何产生的”。紧扣结尾处“匠心”一词。由材料可知,“匠心”指的是编导新颖独特的创意,舞者出神入化的舞技,摄像师、导演的精益求精……“好作品”离不开“苦功夫”。美是精心打磨和苦心熬制的成果。

【作文要求】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对美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提示考生,写作过程中不能脱离材料的两层含义,即“美是什么”与“美是如何产生的”。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行生于己,名生于人。”行为由自己做出,名声由别人赋予。获得社会认可,争取个人荣誉,是人之常情。好名声取决于他人的评价,但归根结底是自己从修身养德做起。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古语来鼓励互联网企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造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

以上论述具有启发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材料重在启发考生思考“付出与收获”的关系,考查考生是否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写作任务中的“启发意义”,要求考生不能只停留在对名言的阐释和论证中,思维可以更为扩散、深入,充分体现自己对名言的感悟与思考,突出“行,而后得名”的思想。写作要求“选准角度”,提醒我们不能对“行生于己,名生于人”泛泛而谈,而是需要找到一个具体的切入口,从“求什么名“怎样求名”等角度进行深入论证。

参考立意:

1.花香蝶自来。

2.勇担责任,自会留名。

3.行,而后得名。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俭戒奢的传统美德:“俭,德之共也;修。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②马克思:“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

③进入21世纪,特别是现在,面对全球疫情和贸易保护壁垒的双重压力,我国把鼓励消费作为拉动内需的根本策略,明确提出并采取许多措施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内循环”

看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1.作文审题要立足于把握题意。三则材料,第一则是中华传统价值观,价值导向是崇俭戒奢;第二则是伟人论述:侧重于理论阐释,第三则是时代需要,侧重于当今形势,二三则的价值导向是鼓励消费。

2.观点要辩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总体而言,二者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崇俭戒奢是宝贵的文化传统,是个体的德行之基,是个体实现幸福人生的观念,是指导人类科学消费行为的根本,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鼓励消费是鼓励人们主动追求合理而理性的幸福,是产生经济循环活水源泉的重要手段,是新时代崇俭戒奢文化的重要内涵。

崇俭戒奢是传统美德,应该坚守并且作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品格坚守。但它并不是要求人们去过苦行僧般的生活,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并不矛盾,在环境和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量力而行,杜绝浪费与奢侈。鼓励消费是在社会发达的新时代下的促进社会更好发展的策略,特别是现实环境下的自救需求。它不是提倡奢侈生活和铺张浪费,是通过震荡的消费更好地满足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二者是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和谐统一。

考生在分析崇俭戒奢与当下鼓励消费的关系时,逻辑上要能自圆其说,割裂分析或强拉关系都属于审题不到位。只抓住一方来写,属于偏离题意。

3.崇俭戒奢与当下鼓励消费的关系要侧重于时代需求,崇俭戒奢的历史审视要服务于鼓励消费的现代诠释。之所以鼓励消费,原因很多,一方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要求是时代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国际环境的云谲波诡让内循环成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选择。

考生要联系生活实际,避免做概念上的空洞辨析,要让文章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