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难,学作文更难。”这既是许多初中生的苦恼,也是萦绕我们语文教师心头的困惑。如何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写作文的技巧,下面谈谈我在初中作文教学方面的点滴体会,以供同仁参考。

一、 夯实“读”的基础

“读”和“写”,有人说是语文的两翼,少了哪一翼也不行;也有人把它们比作是工程施工的两道工序:基础建设和主体建设,基础不好,主体质量就不能保证。两种意见各有侧重;前者强调语文课的两种能力的培养紧密联系,不可偏废;后者强调“读”是“写”的基本条件 ,“读”不好,就不可能“写”好。所以我们不能不说,“写”与“读”一衣带水,守望相助。

过去我曾以为语文课的终极目标是能“说”会“写”的表现艺术,一周六节语文课,绝大部分时间放在“读”上,岂不本末倒置。于是我就无课不讲“写”,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好的课文被拆得七零八落,原有的美被捣成了“稀糊涂”,而写作目标犹如沙中之塔,纯粹是想得美,“读”的能力培养和“写”的能力培养两败俱伤。错误和挫折教育了我,使我聪明起来:“写”的载体是语言,不重视语言的积累,就等于没有音符的音乐,再好的思想也表达不了。而语言的仓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的生活仓库:我们初中生由于年龄、阅历方面的原因,想在较短的时间内从生活中直接达到必需的语言积累程度是不现实的,而且受社会文明程度的影响,生活中的语言常常是鱼龙混杂,还有一个辨伪存真的过程,初中生的能力和时间显然是不能完全允许的;另一种是间接的课本仓库,尽管我们的初中语文课本有这样那样的缺失,仍不乏古今中外的文化瑰宝,尚能反映历史以来先进文化现象的水准,特别是大部分课文的语言 ,形象、概括、传神、有很强的生活基础 , 又易感易学 ,很适合初中生的 “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多读多记,必要的情况下,甚至要死读死记。感性的东西多了,就会上升为理性的东西,到那时别人的语言就会在自己的笔下活起来。这样做,在现在的语文环境下着实有点困难,但我认准目标,“咬住青山不放松”,在可能的情况下,鼓励多读勤记,根据不同对象有区分度的要求每周背诵1~2个精品语段。持久的强制,渐渐变成了习惯,同学们也从苦味重的咖啡豆里品到了香味,习作中的语言也变得流畅活泼了。记得99级初一下学期的一堂语文课,写电影《郑成功》的观后感,这对于初一学生本来是挺为难的,但由于注重了平时“读”的积累,又在观看前作了必要的辅导和提示,结果一节课内,作业完成率竟达90%,其中不 乏语言优美的佳作,如一位同学这样介绍郑成功道:“出生于将门府第,成长于兵荒马乱时代的郑成功,少年壮志,刻苦成才,文武兼备,骁勇善战。国难当头时,取民族大义,擎救亡大旗,集散兵游勇,十年磨一剑,威风锣鼓,所向披靡。最让人荡气回肠的是这位大英雄不堪忍受宝岛台湾受西方殖民者的恣意蹂躏,目不忍睹祖国同胞无端的水火煎熬,不信谗言,不受诱惑,冒敌我武器辎重悬殊之险,飞舟挥戈,殊死博斗,血战八个月,直取殖民者的老巢—— 荷兰总督府……。”

多读多记是作文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古人早已倡导,只是给现在的众说纷纭和不切实际的时髦做作给淡漠了,甚至否定了。我认为,否定必要的诵读,否定辩证的记、背,是当前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之一。 如果我们一味地扯着“理解”“减负”的幌子,对精品语言还是“走马观花”,不反复 ,不吟咏, 除了少数几个“天生之才”,对于绝大多数孩子的语言积累恐怕只能是画饼充饥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吟”之所以流传至今,不仅仅是因为一条俗谚,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读”与“写”之间的普遍经验。北宋时期的秀才堆里也流传着一句趣话:“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意思是说,读熟了苏轼的文章就能写文章,能写文章就会榜上有名。这个例子同样说明了“写”离不开“读”的道理。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多“读”,多诵“读”,“写”的基础才会坚实稳固 , 到那时“出口成章”、“笔下生花”,再也不会是可望而不可及。

二、坚持“练”的步骤

如果说“读”是给“写”以营养,那么“练”就是“写”对营养的消化吸收。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更在乎常练不懈。其实这些道理谁都明白,只是如何坚持“练”,坚持怎样“练”就各有千秋了。

事物总是有序的。作文指导尽管千头万绪 ,但也有自己的“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 由简单到复杂。只要我们针对初中学生的作文能力 ,坚持有步骤地“练”,那就等于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它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在作文指导中,有序地坚持了以下三种练法:

第一,给词造句,连句成段。语文课上,我常常少不了2─5分钟的词语教学。拎出课文中颇具活力的几个词,讨论用法,分别一一造句。有必要的话,设定某种氛围,再用这几个词分别造句,使它们各司其能地组成一个语段,完整地表现某个情境。如上《“友邦惊诧”论》的第二课,在《松花江上》的背景音乐中,我交给同学们“可怜之至”、“敷衍塞责”、“悉被破坏”三个短语,造句连段。最早的两分钟不到就举手发言,有的说:“奴才政府竭尽阿谀奉承之能事,任日寇长驱直入,禁国人救亡义举,国家功能悉被破坏,主子还嫌不够,呵斥其敷衍塞责。当奴才真是可怜之至!”有的说:“‘九一八’事变后,学生们放下书包来请愿抗日救亡,已经是可怜之至;可国民党政府生怕‘友邦’怪罪其敷衍塞责,又捏造‘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事实,火速镇压‘一二九’运动。”有的说……。当堂议论、评判是否合情合理,顺畅有序,好的及时表扬,差的给予鼓励,其中公认的优秀语段给印成讲义,供课后鉴赏。这种训练有利于感悟语言的张力,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为“写”过程中的“文从字顺”提供了经验。

第二,化整为零,切“块”分练。我们常常将好文章的结构切割成“凤头、猪肚、豹尾”几块来欣赏,那何谓凤头、豹尾,又何谓猪肚,它们又各有什么要求,对于初中学生 ,不让他们“亲口尝一尝梨子”,是不会知道“梨子味道”的。 我们就应该不怕费时费力,分类多练。比如“凤头”要求的是神韵,给人以悬念,豹尾突出的是收束有力,忌拖泥带水。在习作课上可以提供切合初中生能力的美文讲义,或掐头或去尾,用充分的时间专项练开头或结尾,写好后组织交流、修正,并且通过教学媒体再现原文的首或尾,这样的练笔形式常常带来自信,“读”的能力和语言的表现力同时得到了锻炼,至于“凤头”“豹尾”的具体技巧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充分提高。当然这种训练,我们切不可急功近利,希望一日成功,而是要耐着性子,经常持久地,反复地指导练,方能显山露水。又比如“猪肚”,我们可以留头存尾,然后由易到难分步训练。第一步是先把“猪肚”里的“五脏六腑”掏出来扯乱编号,然后观察“凤头”、“豹尾”,明白其要求,重新排序,并用过渡语言恢复原貌,这一步是训练材料的条理性。第二步是多给几套“五脏六腑”,使材料的唯一性变为多元性,任意筛选,这一步意在提炼主题。第三步是不给“五脏六腑”,找米下锅,意在放手选材、剪裁。如此训练,并不是给框框,而是作文学步的必须步骤。

第三,设定目标,写好日记。平时的写作课,初一、初二可以不做命题作文,其中的一部分时间可以用来交流日记。初中第一学期的目标训练可以是日记有没有实在的内容,第二学期可以是日记内容是否新鲜,第三学期可以是日记内容是否丰富,有没有条理性,第四学期可以是日记语言是否准确、生动。通过四学期的训练,初三的作文就可以丢开拐杖,甩开膀子来综合训练了,其能级水平也因此会大面积攀升。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

初中生的作文,往往缺乏浓情,读起来常常是干巴巴的。是因为孩子的情趣发育滞后了吗?显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孩子的想象力没有在习作过程中施展开来。这有作文指导方面要求不明确的训练无序问题,也有训练过程中的“给之以鱼”而不“授之以渔”的失误。那么展开“想象”翅膀的“渔”何在呢?

首先是调动生活积累。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把天上人间融为一体,河各一方的牛郎织女骑着牛儿自由来往,自然界的流星现象成了情侣浪漫的点缀。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可以假设,没有想象 ,《天上的街市》能让人感受得这样具体实在吗?没有想象 ,《天上的街市》能如此激动起人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吗?而此事物与彼事物的相似、相关,初中生是有不少认识的,只要稍加点拨是能产生联想的。又如朱自清的《春》,借助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刚落地娃娃、健壮的小伙子的比喻,把个春描绘得如在眼前,触手可及,那种美、那种新、那种力,亲近可人,神韵流转。这种体验,我们的初中生也是熟悉的,只是常常与它们擦肩而过,“写”起来失之交臂罢了。我们要鼓励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善于想象,敢于写生活体验,使想象在“写”中驰骋,纵情舒展。

其次是推进情趣格调。想象犹如文质提高升级的翅膀,它不仅表现在文章内容的融情增趣上 , 也反映在文章结构形式呈现的建筑美上。李清照的《如梦令》,把同一情境切换成两个平台,先是陶醉其中、乐而忘返的“溪亭日暮”的常见美,后是“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的特定美,由普通到个别,层递推进,把词人的情与大自然的景浑然一体,留给后人永远的享受。可以说《如梦令》的景不仅是巧遇也有想象的成份。又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见景生情,情随景迁,因美景和丰收景象而愉悦,又因天气骤变而烦忧,再因忽现避雨之所而惊喜,委曲有致,迂回起伏,足见“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艺术感召力,而这种感召力离开了想象,离开了情调兴趣的步步推进,能如此蕴藉厚实吗?所以我们在指导构思作文时,也要引导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挖掘想象的潜力,推进想象的情趣格调。

再次是深究事物的本原。我国古代“八大家”中的老苏和大苏,有一段趣事,对我们指导作文是很有启发的。大苏十岁那年的一个夜晚,跟着父亲老苏在园中游玩,大苏问老苏文章的秘诀。老苏看看眼前的美景说,你能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各加一个字,使之切合实景,更有韵味吗?大苏想啊看啊,由“摇、映”到“舞、隐”,直到有了“扶、失”二字,老苏才连声称妙。这其中大苏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地观察和苦苦地思想,不也是我们解决作文难所特别需要的东西吗?我们语文老师虽不敢与老苏相提并论,但老苏那种“灵验”的作文秘诀──给学作文者插上想象的翅膀,我们还是可以拿来古为今用的。

展开想象的翅膀方法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下面附两篇课堂作文: ⑴《金秋十月的抒怀》,⑵《跨越古今的对话》,供评点。

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作用于语文课内涵和外延的交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拓展。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摸索出高效、实用的作文教学路子,不仅使学生有事能察,察而能述,述而能真,而且能促进学生具体了解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增强认真学好语文的紧迫感和责任心。现在,中华民族正全面走向辉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号角已吹响,歌声正嘹亮。立志铆在基础教育这部庞大机器上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不揣冒昧,乐道有关初中作文指导的一孔之见,实在只是想为初中作文教学园地的百花争艳培一锹土。

[原载《作文周刊》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