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输入性病例的不断报道,让原本平静祥和的国人再次陷入恐慌,留学生成为网络舆论的“攻击对象”。 随着海外疫情持续恶化,留学生的回国行为被贴上“你们不善于建设祖国,却率先毒害千里之外的国家”的标签。 其中一些人甚至遭受过网络欺凌和人肉搜索。 新闻中的夸张和舆论的撕裂刺痛了我,所以我决定和我的留学生朋友(都是中国公民)聊聊。

丹在纽约州一所文理学院就读,他是我认识很久的好朋友。 美国爆发新冠病毒疫情后,我几乎每天都向他询问情况。 “非常严重,极其严重。” 谈话中,他反复重复这句话,场面令人揪心。

目前,纽约每天新增病例超过300例,成为美国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丹县也有16例确诊病例。 火上浇油的是,丹的学校位于相对封闭的风景区。 目前,乘坐校车前往附近城镇是购买食品、药品和其他用品的唯一途径。 如今,物资紧缺,他能“抢到”的只有普通药品和方便面。 别说N95口罩了,就连普通的外科口罩、洗手液都成了“一机难求”的稀有物品。

校园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后,丹所在的学校被关闭,50多名教授和学生被隔离观察。 尽管如此,纽约州的法令仍然允许20人以下的聚集活动; 走在校园里,很少有美国学生戴口罩。 美国人对疫情缺乏关注,加剧了丹的紧张情绪。 此外,学校针对国际学生的政策一再变化,但丹对目前的情况并不乐观。

“但是你为什么不回中国呢?” 我着急地问道。

“我当然想回来,但是回家太难了。”

但那是对的。 疫情之下,从国外归来,并不意味着留学生获得了“解脱”。

相反,对于留学生来说,回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而是一个利弊权衡的结果。 这个过程是艰难而痛苦的——这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面试官一致向我透露的。

02. 因内疚而“烤焦”的决定

特鲁弗在英国读本科,一周前返回中国。 当时英国政府已宣布“群体免疫”政策,任由病毒自行传播。 防控政策基本停留在到处张贴告示,督促人们勤洗手,而不提倡戴口罩。 重大疫情的警钟已经敲响。

回国意味着避开英国疫情高峰期。 在“无为而治”政策、医疗资源短缺、民众防疫“轻敌”意识等所创造的客观条件下,英国在高峰期的疫情防控能力受到质疑。远不如我们国家。 生活在国外的留学生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当地医院拒绝接收或收治留学生的消息屡见不鲜,这也增加了他们抗击疫情的风险和困难。 更重要的是,回国可以给留学生很大的心理安慰,这是他们在异国他乡的向往和期盼。

“没有经历和经历的留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异国环境,以及独自抗击疫情的情况,留学生原本的孤独感和压抑感也会被放大。但如果回国,他们可以生活在相对更好的环境中,以家庭为单位或在当地政府和医院的支持下战斗是非常不同的,”特鲁弗告诉我。

然而回国也意味着承受沉重的代价——贵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机票、航空和出入境管制、几十小时的周转、回国后强制撤销留学签证、延误学业等。感染的风险……同时,他们还需要面对强烈的负罪感和网络暴力。

“实际上,影响我决定的因素是内疚,”特鲁弗说。 “在国内形势大好的时候,我相信每一个心系祖国的留学生都会担心自己回国会不会破坏国内形势。 这种情况会导致其他人受苦吗? 为此,我每天晚上基本上都睡不着觉,每天都会看微博下面关于海外输入的评论。”

不可否认,这些评论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鲁弗的愧疚感一天天加深,他甚至一度放弃了回国的想法。 但如果他不回国,其住所的公共厨房(套间)条件无法支持他自我隔离一周以上。 无奈之下,他踏上了回家的路。 为了防止自己成为传染源,特鲁弗在回国途中几乎“全副武装”。 他坚持在到达指定隔离点之前尽量不吃不喝。 一切行动均服从安排,如实报告,配合检查。

特鲁弗的故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 事实上,到达隔离观察点前不说话、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厕所,已经成为回国留学生的“承诺”。 “我们的国家要赢得这场战斗确实很难。我们不想回来惹事。如果我们必须回来,我们一定不能影响别人,”他补充道。

03.然而,回家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但仅仅因为极少数行为恶劣的“闯入”人员,网上舆论还是决定抓紧留学生。 一时间,关于留学生“吃里出外”、“千里之外送毒”的言论占据了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搜,一场针对留学生的讨伐行动随即展开。 海外疫情愈演愈烈。 留学生真如一些网友所说“不配回国、不配回家”吗?

“留学生回国既不是不负责任,也不是情有可原,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就像国内的中国人应该得到保护和待遇一样。” 这句话是出自前几天去世的留学生小C之口。 前几天,我从很多地方回到家。 经历了网络舆论对留学生的声讨、家人的不理解、看到回国后遭受同学的欺凌和歧视,他感到有些无力和心酸。

小C还表示,疫情期间停课回国是无奈之举。 虽然回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也必须建立在留学生尽力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感染、如实报告回国行程和身体状况的前提下。 他认为,这个回国的权利和留学生应该履行的义务是融为一体的——“我不敢全部说出来,但我圈子里的回国留学生都履行了这些义务,他们自然理应有机会回国”家。” 国家的权利。”

“留学生回国并没有什么问题,”我的朋友丹在谈话中也强调。 “国外发生这么大的事情,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 学校也在赶我们走。 我们和我们的家人总是很紧张。 “作为中国公民,每个人都应该有回家的权利。”

“绝大多数回国留学生也都自觉遵守防疫程序,这种纯粹的污蔑和批评实在令人气愤。” 在马来西亚留学的肖晓认为,网友对留学生的攻击过于情绪化、带有偏见。

04.应合理对待留学生

未来的留学生家俊告诉我,“绝大多数留学生比中国人想象的要爱国得多。”

“他们在国外遭受着国内学生无法想象的歧视。同时,他们仍然可以走上街头,戴着口罩告诉当地人,这不是中国病毒。我很荣幸见证了一场疫情。”去年夏天,华人在伯克利中心广场举行集会,我还目睹了写着“香港属于中国”的布告栏和数百名外国人的掌声……我很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为海外的国家做出一些贡献。”

同样,身在意大利的瓦纳也被留学生自发的爱国行动一次次感动——“我们也在国外用自己的力量默默支持和支持祖国的人民。当国内疫情爆发时,有还有很多留学生和华侨去药店购买口罩,支持祖国、支持亲人。”

国际学生意大利街头抗议歧视:“我不是病毒,我是人”

但让他们难过的是,一些媒体和网友看不到留学生的努力。 特殊时期,有的中国人对在外国读书的孩子说,“如果你不来这里建设国家,你最快就是在千里之外毒害他们”。 以极少数案件代表全体,肆意渲染对留学生的“仇恨”,抹黑一伙人。

“现在回国的留学生也是中华民族的儿女,都有自己的家庭。在危难之际,谁不想回到自己的家乡,与家人团聚呢?” 万纳表示,自愿配合所有隔离工作的国际学生肯定占大多数。 她希望大家不要被一些极端言论激怒。

事实上,一些给国际学生贴上的“标签”应该被去掉。

疫情之下,留学生回国大多是出于无奈。 尽管他们在国外逃离了危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尽管他们竭尽全力配合抗击疫情,但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承受着愧疚的折磨。

留学生绝非都是“富二代”、“官二代”。 他们中很多人都来自普通家庭,也为打各种兼职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而发愁。 我的留学生朋友做过助教、服务员,有的还深夜守着图书馆的门。 他们过着和国内大学生几乎一样的生活。 他们也会因为考试作业而“秃头”,找工作时失眠,思考未来时“痛苦”。

选择出国留学,绝对不是选择一条相对轻松的道路。 相反,这条路充满了更大的压力、不确定性和更多的不可理解的样子。 在异国他乡,他们也向往并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出国留学是个人选择,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恶意标签”。

本文中的国际学生均为中国公民。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已化名。

文章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此刻,我其实想对留学生们说:

感谢你们在疫情期间的努力、勇气和责任。

也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归来。

希望大家能够对国际学生有更多的了解。

谢谢您阅读此篇

给我一个关注和点赞吧。 我在看三联希望以后能经常见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