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话题作文“争与不争”导写及范文2篇

文题

英国诗人瓦特·兰德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你是怎么看待“争”与“不争”的呢?

请以“争与不争”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导引

我们先来解读每一则材料的信息:第一则是英国诗人瓦特·兰德的话,“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里展现的人生态度是不争,要淡定平和;第二则是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的話,“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这是说面对人生要有竞争意识,勇于争。两则名言围绕“争与不争”指向三个写作角度:第一,竞争的进步意义。竞争不可避免,竞争无所不在,若我们消极懈怠,不思进取,必将被时代抛弃。第二,竞争虽然重要,它的本质是输赢,但它的精神是参与。所以,我们在竞争中要尊重对手,做到快乐竞争、良性竞争。竞争中不乏温情与关爱,竞争不乏互相提携、互相促进、互相欣赏、互相进步。同时,竞争不排斥合作。第三,不争是一种态度。不争的背后是一种自在、一种坦然,是懂得生活真谛之后毅然决然的放下与洒脱。不争还是一种清醒、一种达观、一种自信,是内心的澄澈与光明。

推荐素材

素材一: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八天它就会完全复活,把水倒掉的话,它又会渐渐枯干,再把它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只要把它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它让我们看到的是生命的倔强。沙漠里,很难下一场雨,没有雨水,它就不能完成生命的周期。于是,它就等待,等待那极其难得的降雨。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它就急忙舒展自己的枝丫,把生命的活力展现到极致。等积蓄的雨水没有了,它就又一次收缩起来,等待下一场降雨。

素材点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不仅是大自然残酷的生存法则,更是飞速发展的时代车轮下不断衍生的法则。这类素材,可以运用到具有积极意义的主题中,如赛场上拼搏着的青春身影,他们为荣誉而战,为荣誉而争;疫情期间无数白衣天使和时间赛跑,为人们争取生命的希望……

素材二:杨绛不举行签名售书仪式,不为稿费转赠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提出条件,不接受百岁生日祝福和采访,真正做到了心静如水,不求名利,甘于寂寞,与世无争。杨绛生前居住在北京三里河一个属于国务院的宿舍小区,她的家是几百户中唯一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自1977年一家人搬进来,她就再没离开过。无论是对爱情的态度,还是对文学的态度,抑或对社会的态度,她都践行着“不争哲学”,把不平常的岁月当成平常的日子,始终以宁静的心情对待这忙碌的世界。

素材点拨:不争是万千阅历后的看破、饱经沧桑后的睿智、无数沉浮后的淡泊。不争是一种转向,由外在转向内在,由关注金钱名利转向关注精神、心灵。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多选取一些经典人物的经典事迹,来表达文章的主旨。

佳作示例一

她是个慢性子,不喜与人相争。

在她眼中,岁月应该是静好的。见多了人们为各种事物争得头破血流,她不解。她想:一个人静静的、轻轻的,不好吗?

抱着这样的想法,她安然自得地一路成长。没了争抢,自然也没了满墙奖状、满身勋章。那又怎样?面对家长、老师的焦虑,她也只是笑笑,此后仍然每日从从容容,不急不躁。

长大后,她成了一名老师。不争不抢,她依旧秉承着这样的原则,只管好好教书,对职称、荣誉,一律不管不问。

学校定期会安排老师去山区支教。遥远的山区、简陋的设施、简单的饭菜,没人愿意去。从小在温室中长大,大家都过惯了山珍海味、锦衣玉食的舒适生活,而且听人说那里还曾发生过地震,所有人都千方百计地避免着这一“恩惠”的降临。

这个责任最终落到了她的头上。得知此事,她没有争议,也没有不情愿,只是一个字:“好!”

行李箱轮子滚过一路的尘土,她在宿舍坐下——不出意料的硬板床。

吃完一菜一汤的午饭后,她来到了自己负责的班级。山区孩子有着朴实而可亲的面孔,一双双扑闪的眼睛,真诚地望着她。她忽然觉得,支教也挺好的,为何都争着躲开?

腼腆的她,很快与一群同样腼腆却内心热情的孩子们相熟了。

一日,她正讲得起兴,孩子们也听得认真。忽地——脚底一阵抖动。她停止了讲课,脑中遽然闪过以前的听闻——这里曾发生过地震。脑中神经“啪嗒”断开,她希望,刚刚只是一场幻觉。直到外面有人大喊:“地震了!”晃动感更剧烈了,教室内一阵混乱,但又很快恢复平静。孩子们,幼小而稚嫩的孩子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死一样的寂静。

稍顷,她大喊道:“孩子们,赶快原地抱头蹲下,快!”

这大概是她平生第一次喊“快”,但她不顾了,孩子最重要。这是该争的时刻——生死瞬间。

强震过后,她迅速组织孩子撤离。来不及迟疑,来不及停歇,她不停地大喊着“快”,直急得后背沁出了汗,哪儿还有一点儿平时不争不抢的优雅从容?

直到最后,她连拖带拽地将最后两个孩子带到了空地。还好,孩子们都安然无恙。安抚完孩子们,她看着摇摇欲坠的教学楼,大口喘息。

“有时候,好像,还不得不争一下。”她笑着说。此时,她目光安详,坚定地望向远方。

评点

外在的荣誉、名气可以不争,这是人性淡泊的体现;内在的关爱、呵护生命,这是必须争的,这恰是人性本善的诠释。小作者能够读懂人性的本色,着实不易。

文字于干净、剔透之中,溢散着灵性的哲思,也彰显着文题“争”的丰富内涵。读起来,如行云流水,更似华章徐徐展开。

佳作示例二

外婆一生酷爱通剧,可却因命运多舛,这个梦想早早地夭折了。曾几何时,我看见她兀自坐在小屋里,木讷地望着空旷的田野。白发无力地颓倒在脸颊上,每一根发丝都流淌着落寞与不甘。

外婆跟我讲,几十年前,她的少年时代也曾辉煌过——

十岁时,她拜村里最有名望的艺术家陈师傅为师。外婆的天资不高,但笨鸟先飞,她总是徒弟们当中最刻苦的一个。农忙时节,她总是早早地干完地里的农活,为的就是这魂牵梦绕的“通剧”。她眼里的憧憬凝结成一种信念,这种信念,使她的歌声不再颤抖,变得坚定,也变得老练。她在与自己的天資抗争,终于争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她成为了整个村里最好的“通剧”说唱者。外婆的通剧,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无限光彩。

而如今,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街头巷尾步履匆忙的行人不再热爱传统艺术,外婆也只能空叹息。每天黄昏,她只能躲在村边的小河旁尽情地歌唱。外婆说话时嗓音沙哑,但一唱起通剧,声调中就似乎融合了无限生气,音色圆润,情感激荡。时而欢快,时而悲伤,冲向云霄,飘向天际,久久不绝。“祥云闪闪起寒光,春风摆动草木香,竹帘高卷现神像,惩恶扬善把名扬……”她手舞团扇,舞姿曼妙。时若江南婉约的女子,在孤独的雨巷中踽踽独行;时若高原上豪放的农民,打出世间最响亮激荡的号子。曲毕,外婆悠悠地望着前方。良久,留下一身长长的叹息。

她还能争得过吗?

我远远地望着,一阵心疼。这次外婆与时代的抗争,她似乎输了。

妈妈喜欢拍抖音小视频,有一次,她将外婆唱通剧的视频发到网上,没想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那以后,外婆仿佛是受了鼓励,浑浊的眸子奇迹般地散发出熠熠光彩。查阅了无数的民间乐谱,她反复地调试、修改,排练出各种风格的乐曲,不同情境对应不同的语气、语调,喜悦的或悲伤的,都被她演绎得活灵活现。因为外婆的精彩表演,更多的人喜欢上了通剧这种古老的中国艺术。

我知道,这次外婆与时代不用再争了。因为,她站到了时代潮头,将传统艺术融入到现代信息科技之中。她在与时代的抗争中找到了融合点,因此也可以说,她与时代达成了某种和解。她借助于现代网络,继承并发扬着通剧艺术,那是独属于外婆的坚守与灿烂。这场不争之争,外婆赢了!

评点

传统艺术,因为有了网络元素的添加,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是老一辈艺人“争出时代的灿烂与辉煌,争出艺术的璀璨与华光”!民族的强盛,需要每个个体的融入和创新。争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在争的过程中激发出人们的创新精神。本文题材小,却蕴藏着大主题,构思非常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