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的主题一般比较宏大,像2021年全国甲卷的“可为与有为”,北京卷的“论生逢其时”等,所以,平时不仅要准备一些这方面的素材,还要看一些与此相关的好文章。

今天分享一篇曾轰动一时的“高考满分作文”《这里也是中国》,作文题是2017年全国Ⅰ卷的。

文章有什么特别的呢?

思路一目了然。

对每天批改几百篇作文的高考阅卷老师来说,“思路清晰”和“书写工整”都是作文莫大的亮点,都适时舒缓了他们眼睛和心理上的疲劳。

本文840多字,老师随意一看,就知道文章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我”家乡的关键词,是“厚重的历史文化”“勤劳的人民”“空巢的村庄”“塌陷的农田”等;在很多异国人眼里,中国的关键词是“共享单车”“一带一路”等现代化的事物;中国的关键词不应只是现在和未来,还应包括历史,既在城市,也在乡村。这个思路,和多组朴实无华的排比融合在一起,让文章显得气势恢宏,慷慨激扬。读之,不禁心潮澎湃。

反弹琵琶,立意新巧。

这年出了不少备受好评的高分作文,比如“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蛙鸣伴驼铃”等,只是所有作文的立意都是一致的,就是赞美与歌颂。而本文却不同,别人谈的是“有”,这里谈的是“无”。

那么这样写离题了吗?题中要求考生选择两三个关键词,作者做到了;要求写出自己所认识的中国,作者写了祖国的一部分——自己的家乡;要求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也没问题。所以,没有离题。只是,这样写还是有点冒险。

一篇写农民工子女的上海满分作文《他们》,一篇写北京学生有得天独厚优势的满分文章《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都属于此类。特别提醒,这两篇文章特别牛!

其实,这篇文章并不是真正的“高考满分作文”,作者生于山西长于山西,他专注于本地方言文化研究,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其原文有1500多字,主要内容是呼吁重视山西存在的问题,主题虽然是积极的,但有一定煽动性。“此文有借大家的家乡情结来消极抱怨的倾向,我们不应该抱怨,应集众家所思,成三晋辉煌”,一位读者这样说。

这是原文。

但文章还是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一流的文字水平,饱满的情感,丰厚的积累,言之有物,等等。网友们开玩笑说,此文如果是真的高考作文,很有可能要么是满分,要么是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