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报记者 张文玲 摄

两份报纸,整个世界。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星耀学校理一、理二一、二班的学生,通过每天看5分钟的报纸,“发现世界原来不止一种样子”。

今年9月进入高二以来,云南大学附中星耀学校理科一班和二班订阅了《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两份报纸。 语文老师熊芳把授课权交给了学生——每天语文课上,一名学生站在讲台上5分钟,用PPT播放并讲解一份报告,然后全组进行点评。 “从家国大事到生活必需品,一切都在同学们讨论的范围之内。”

语文课在热烈的讨论中很快就过去了

11月12日,刘同宇、秦一萌、刘红阳担任理二二班语文课的播音员。 他们分别播出了三篇报道:11月5日《人民日报》的《凤头燕鸥的守护者》、11月5日、6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的《65.6%的未成年人使用过短视频》和《为弥补让“京津绿肺”七里海自由呼吸。 按照熊芳的课堂安排,三名同学发言结束后,同组的另外五名同学分别说出了自己的题目:“保护自然环境意识,保护我们自己”、“环境带动经济,责任决定责任”。意识”、“守护净土”、养育万物。青少年使用,科学合理最重要。”

接下来,这群同学对当天的新闻联播进行了自由点评。

金一辰认为,秦一萌播放的PPT中制作的图表和反思,提取了文章信息,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和高考的材料阅读题很相似,对我们解题、学习方法都有很大帮助。” 杨自然认为,刘同宇的播音,从濒危物种燕鸥的引进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种思维发散”。 但她觉得广播中还缺少一些东西:“标题是《凤头燕鸥的守护者》,”她说。“我们可以多提一点关于守护者的毅力。”

当天,在高二一班,邓晨云9月25日报道《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些青少年正在默默经历职场欺凌》后,熊芳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未来工作中会发生什么?” 如果我们遇到这个问题该怎么办?”

同学们的讨论异常热烈,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新人多学点东西并不是坏事,应该提高自己的能力。” “职场上阿谀奉承的人很多,做你应该做的事,别胡说八道。” “领导者必须以德服人,以团结人心。” “如果和老板沟通不成功,就换工作,不要一起工作。” “年轻人不敢对抗老板,也不敢捍卫自己的权利,他们不敢换工作,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理由。事实上,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很困难。”

熊芳进一步提出:“我们在揭露、发现问题的同时,也要学会解决问题,如果用这个材料写议论文,该怎么办?”

同学们再次举手,轮流表达自己的想法:“敢说、敢做”“学会保护自己,学会与他人沟通”“法律是有力的武器”“法律既保护人又保护人”并限制人们”……

语文课在讨论中很快就过去了,每个学生发言后都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许多学生没有得到发言的机会,只能等待下节课。

语文课应该是一堂缓解学生压力的课

然而,半年前,学生们回答问题的时候还没有那么自如、自信、流利。

熊方记得,当时,当大家站在讲台上时,很多学生都茫然了,脸红了,紧张得忘词了,不敢抬头看同学和老师。 他们“读报纸就好像承认自己的错误一样”; PPT的制作或者字数很小,或者字数很多,或者没有条理; 很少有人主动举手参与评论。 当老师叫到的时候,他们就站起来,用低沉结结巴巴的声音说话。

熊方心中焦急,却没有表现出来。 她从不打断学生的发言,只是说:“太好了,太好了”、“讨论得很开心”、“我喜欢你们,我喜欢这样的集体,我喜欢这样的氛围”。

她还会发表一些评论:“见解很好,但标题要尽可能简洁,集中精力总结文章的整体思想。” 她称赞学生的评论“既指出了直播的优点,也指出了不足”,“这是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真诚帮助的体现,而不是盲目表扬和虚假表扬。”

她让同学们用彩笔勾勒出新闻要点,并在报纸上批注,要求新闻内容摘要不超过50字; 她付费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读书行者一二”,帮助学生阅读报告并在课堂直播时晒出自己的感受。 每一条推文都被大量家长和学生阅读、转发和点赞。

同学们的变化发生在高二之后。

以前不会制作PPT的同学现在可以在半小时内完成,而且制作精雕细琢,层次清晰,主题突出; 有的在PPT中插入视频和动画,有的制作图表,有的添加与新闻相关的图片。

学生们越来越关注这个5分钟的演讲。 班上有一个同学负责管理音响。 放好麦克风后,他绅士地说道:“今天请主播上台。” 全班热烈鼓掌,“很有仪式感。” 当第三次站上讲台时,同学们不再紧张、尴尬,而是变得自信、大方、得体、流畅、轻松、幽默。 台下的观众也没有闲着。 他们的任务是提炼新闻标题、与同学分享见解、评论PPT制作的优缺点。

“有时候某个话题讨论得非常热烈,我宁愿放弃课堂内容,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这比我的灌输式讲解要好得多。” 学生们报道117名在韩中国人,给熊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报道志愿军烈士遗骸归还的情况时,PPT中添加了一些烈士遗物的照片。 那天窗外下着小雨,学生们都沉浸在哀悼之中。

“语文课应该是一堂能够缓解学生压力的课。” 在熊方看来,学生们分享新闻的同时,也在分享彼此的情感,新闻给他们带来了同理心。

报纸是学生最快的阅读材料

熊芳的班报阅读从高二上学期开始。

“高二,距离高考又近了一年。” 熊芳说,现在的高考题很多都来自报纸新闻。 《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的新闻标题简洁、概括,与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总结、提炼、压缩段落的教育目标非常吻合。

云南大学附属星耀学校高中生实行寄宿制,学生不准携带手机到校。 “这意味着孩子们在某种程度上与外界脱节了。” 虽然在学校每天都有时间看电视新闻,但学生们忙着做作业,看的时间有限。

“我教的是理科课,理科课的学生在数理化题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文科课相比,阅读量显然不够。” 熊芳说,报纸信息量大,是学生最快的阅读方式。 阅读材料。

她要求学生报道新闻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在播出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报纸,而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口语表达能力实际上是对作文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逻辑思维首先来自于口语表达,口语表达能力强了,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会提高。” 熊芳说道。

她发现,每节语文课播放5分钟的新闻不仅没有耽误课堂教学,而且学生们也越来越喜欢语文课。 各班的“报童”每天都会准时到校门口捡报纸,分发给大家。

在没有手机的日子里,以前“只看微博热搜和游戏击杀数”的学生发现“报纸上白纸黑字的家事、国事、世界大事,精致而有趣”。

他们对内容关注的广度也超出了老师的预期。 他们在微信公众号“读书旅行家12”上发推文写道:“COVID-19、抗美援朝、故事屋、中国漫画、书店、农民画……世界那么大,我们讨论的范围将是:英雄、白衣、农民、艺术家、运动员、军人……山河有多大,我们的心就有多大。”

很多学生把晚自习、看报时间称为“安静美好的时光”。 有的学生甚至把报纸带回家让父母一起看。

语文课上看报纸也引起了家长的反响。 当同学们报道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的消息时,有家长在微信群里表示:“熊老师正在为深圳的发展提前招收人才。” 有家长反映,“闲暇时才看视频,用抖音时,真应该向孩子学习,静下心来看看报纸”。

只有老师先“静下来”,学生才会“静下来”

事实上,在韵达大学附属星耀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实验并不局限于熊芳的课堂。

多年来,刘卫华校长经常对老师们说:“教师怎样,学生就怎样;学生怎样,国家的未来就怎样。” 他认为,考试是选拔人才的过程,学生学习时一定要参加考试,取得好成绩。 但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学生成长、丰富人生。

在他看来,懂得教学的老师心里总是想着学生,不懂教学的老师脑子里只有教案; 懂得教学的老师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不会教学的老师千方百计让学生配合; 懂得教学的教师期待学生沉浸阅读后的深入思考和独立见解,而不会教学的教师满意于课文的摘录和流利的解答。

在校长包容、开放的教育理念下,高中语文组的教师“利用古今中外资源以及身边一切资源”开展语文教育。

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昆明市学科带头人赵海云将邮票、书画卷轴、《民国旧课本》、电影、音乐、《颜钦礼碑》巨幅拓片带入昆明市。教室; 他每周一次的“周五聚会”已经开了十多年了。 这一把课交给学生、学生确定讲课主题的活动,让学生们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锻炼。 很多学生上大学或工作后去听课、面试,“因为有‘周五开会’的基础,一点也不慌。”

“语文课已经成为学生心中最温暖的记忆,是老师的成功,也是学生的幸福。” 赵海云说,在考试的路上,“老师很忙,压力很大,不敢让学生离开自己。” 评价老师和学生的标准似乎只有一个:“考试成绩怎么样?” 中国老师用世俗观念“抢”孩子,用狭隘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拉锯战”。

但他认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本质”使得“语文学习天然有趣、有趣”。 即使是应试,语文课也应该有“三味”:中国味、人情味、生活味。

“在你的语文课上,应该有你受过的教育,你读过的书,你走过的路,你爱过的人,你吃过的失落,你受过的伤害,你对语言的热爱,还有你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欣赏,你对社会生活的正能量,你的爱好和特长,你对下一代的向往和培养。” 赵海云说,老师每天要面对几十双充满期待的眼睛。 静下心来,理顺自己浮躁的心,等待教学的初衷,思考被遗忘的老师的初衷。 只有老师自己先“静下来”,学生才能“静下来”。